2009年1月7日 星期三

百年、傳統、手作產業新價值 澎湖西衛麵線





第二步驟再將麵團的中間挖一個洞




第三步驟會讓麵糰變成類似甜甜圈的樣






第四步驟將類似甜甜圈的麵糰給開始拉長






第五步驟拉到一個長度後,截斷變成一條直線的麵團






第六步驟開始將麵團平均的拉長,這個動作必需反覆10多次,直到麵團的寬度大約為2公分左右





七步驟送入機器將麵團的寬度拉成固定成適合拉麵線的寬度



第七步驟送入機器將麵團的寬度拉成固定成適合拉麵線的寬度





第八步驟將麵條纏繞到桿子中




第八步驟纏繞好的樣子






第九步驟開始拉麵線,每次大約拉個30~60公分左右,不可以一次拉太長,以免麵線會斷



第十步驟分批拉麵線




第十一步驟得隨時注意麵線的乾濕度,決定何時可以再拉



第十二步驟將麵線放在太陽下曬或讓風吹乾


第十三步驟完成的麵線需再曬乾一次或風乾一次






拉麵線其實需要的不只是蠻勁 ,一股巧勁跟一個勢都是拉麵線的訣竅,澎湖的大太陽讓麵線更有彈性 ,拉麵線體

【大台灣旅遊網TTNews記者許展彰】
提到陶瓷,我們想到鶯歌;提到大溪,我們想到豆干;提到魚池,我們想到紅茶。提到手工麵線─當然就不得不提到在澎湖已迄百年歲月洗禮的「西衛麵線」。
西衛是澎湖馬公市區數一數二的大里,人口密度十分集中,早期以來便是以傳統手作麵線製作為名的村里。如今來到西衛,仍然可以見到麵線人家晨起忙碌於製作麵線的辛勞身影,尤其在正午曬麵線時那縷縷麵線如銀絲鋪地,不但成為許多攝影愛好者、遊人趨之若鶩留影的地點,更成為澎湖傳統產業中最具地方代表特色的經典畫面。
澎湖先天少雨、日曬充足且風勢強勁等因素,成為製作手工麵線最有利的幾項先天優勢。相較起機器製作的麵線,手工麵線來得更加富有彈性及嚼勁,口感也遠勝於機器製作之麵線。但,長期以來受到消費者無法區分手工、機器製作麵線,以致機器麵線得以以低價策略搶攻消費市場等影響,造成地方業者無法走出高人力時間成本卻得回低工作報酬的窘境,以致這項百年傳統產業日漸面臨新時代考驗的瓶頸。
有鑑於此,澎湖縣政府特在1997年爭取離島補助基金600萬元,開始辦理「西衛麵線產業輔導計畫」,期以透過兩年四階段的產業輔導,提昇本項傳統產業、產品的價值性與市場競爭優勢。四階段目標分別為建立品牌形象、整合產銷多元通路、推動品質認證機制、加速產業轉型等。目前,西衛里共有三兄弟、茂盛、進興、墻記、城記、日昇、金記等七家傳統手工線麵廠商配合輔導,而近期該輔導計畫正朝向推動西衛麵線「認證機制」的步驟,待認證通過後便能授予配合商家認證標誌,進一步區隔出和機器製作麵線之差異價值,協助消費者辨識選購。
銀線之里傳統手作產業的新時代革新,我們期待著:除了傳統手藝與精神的傳承外,西衛麵線產業、產品的提昇後更能結合觀光產業,創造出下一個百年的新時代價值。(攝影/許展彰)


資料來自於製作澎湖麵線體驗
http://www.phsea.com.tw/mediawiki/index.php/製作澎湖麵線體驗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